中国农业机械网 - 农业机械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政策法标 | 行业分析 | 推广培训 | 企业新闻 | 农机质量 | 农机市场 | 农机技术 | 抗旱保苗 | 国内动态 | 国际动态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企业新闻 > 四方面“硬核”举措激发农机新动能
Z.biz | 商业搜索

四方面“硬核”举措激发农机新动能

信息来源:noojoo.com   时间: 2022-08-03  浏览次数:25

  3月18日,金堂县福兴镇三合碑社区,一台播种机正在田间试验示范。 陈伦涛 供图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

  今年,四川将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耕种收机械化生产任务280万亩次,这是记者3月21日从四川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具保障工作会上获悉的。为完成该目标,我省将采取多种举措抓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配套农机装备保障,推进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

  全程机械化已实现

  推广有“三难”

  3月18日,成都金堂县福兴镇三合碑社区3组,一台播种机正在田间试验示范。这是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门改装的“一次播两带玉米播种机”。

  “试验效果不错,大大节约了人工。而且这台播种机价格一万多元,算上农机购置补贴,农户投入仅7000-8000元。”金堂县农机推广站站长陈伦涛表示,试验证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具省工省力、颇受各方认可,但传统种植习惯的改变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具体的推广和落地还需要一个过程。

  陈伦涛的观点得到了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副院长张黎骅教授的认同:“我们已能实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耕、种、收全程机械化,但在推广落地上仍有三大症结需破解。”

  张黎骅说,首先认识方面存在误区,一些地方一味强调现有机具应用或降低玉米产量换取大豆产量。二是对新技术、新装备持怀疑态度。种植户不愿意购置专用播种机或持观望态度的情况普遍存在。三是对关键技术掌握程度不够。要实现玉米不减产、亩多收100公斤以上大豆,包括田间配置、种植密度、施肥量、病虫草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必需掌握到位、落实到位。

  找准症结

  “硬核”举措抓落实

  目前,我省已把大豆扩面和生产机械化作业任务完成情况纳入今年市(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指标,而农机是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支撑,配套好耕种管收作业机具是关键中的关键。

  记者从会上获悉,四川已明确从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支持、技术指导和考核检查等四个方面出台“硬核”举措,确保280万亩次的生产任务全面完成。

  目前,我省已制定《四川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指南》,采取定点联系、包片负责、巡回指导等方式,指导各地配套机具研发、机具选型、试验鉴定、推广应用、开展标准化生产等工作。

  在购机补贴方面,四川将适宜大豆耕、种、管、收、烘等环节的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做到应纳尽纳;提高大豆机具的补贴标准,补贴额测算比例提高至35%。项目资金方面,在16个县开展建设以粮为主、粮经统筹、种养循环、五良融合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每个县安排资金 2000 万元,大力推广玉-豆间套作种植模式。

  “我们设立了薄弱农机化技术研发攻关项目,支持相关科研院所开展玉-豆间作施肥播种机等新机具研发推广示范。”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各地一方面要争取各级财政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千方百计抓好机具调度保障,要在分析机具存量、机具结构的基础上,测算所需各类机具增量,引导种植户购置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要提前与农机产销企业、修造网点对接,做好整机及零配件备货供应准备。”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农业机械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