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机械网 - 农业机械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政策法标 | 行业分析 | 推广培训 | 企业新闻 | 农机质量 | 农机市场 | 农机技术 | 抗旱保苗 | 国内动态 | 国际动态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农机技术 > 改革开放30年,农业机械化使农业生产发生了什么变化?
2.biz | 商业搜索

改革开放30年,农业机械化使农业生产发生了什么变化?

信息来源:noojoo.com   时间: 2021-12-15  浏览次数:8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农民的生产生方式和生活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以刀耕火种为特色的传统耕作方式正逐渐被机械化农业生产方式所代替,而这种改变带来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减少了荒地空置,也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民可以进一步发挥潜力,从事到农了、林、牧、渔等各个行业。

  

  1、农业机械化发展有利于减少荒地空置

  我国地大物博,地形限制是制约机械化发展的最大瓶颈。相比北方大平原更适合投入机械化生产,位于山区及丘陵地带的耕地,形状不规则,且难以连成片,限制了机械的进入。但是农业机械化从各方面发力,助力农业生产,减少了空置荒地:

  

  01收割机。早些时候,丰收的季节,农田里四处都会出现人们割稻打谷的热闹场景,农民抱着刚割下的稻谷,往背篓里手工拌稻谷,效率极低。且手工拌下的稻谷还掺杂着许多稻草,后续晾晒也很麻烦。后来随着收割机的普及,农民们只需收拾好口袋排队等候收割,几十分钟之内,几亩田的稻谷就会被收完,用三轮车装载着新鲜稻谷拉回家晾晒即可。

  02玉米脱粒机。玉米耐旱,一般种在半山坡上。掰下的玉米,撕去外壳,需要及时晾干,完全依靠人工进行脱粒,耗时耗力。自从玉米脱粒机普及以后,农民基本都会花几百块钱购置一台玉米脱粒机,在机械启动后,将金黄的玉米棒子铲进机械,轻轻松松完成脱粒。

  03温室大棚滴灌技术。传统农田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为农作物灌溉,耗时耗力,且粗放式灌溉方式易造成水源浪费。而今,在温室大棚蔬菜水果种植技术推广下,采用国家所提倡的滴灌技术,使灌溉更加精准高效,也节省了人力。

  2、提高化肥农业利用效率,保护耕地

  除了机械化工具的研发和推广使用,农药化肥等技术也不断革新,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高效的化肥农药,它们改变粗放式非标准传统农耕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让更少的化肥农药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3、解放劳动力,农民创造新的价值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渗透,农民只需在农忙时节回老家干农活,农闲时节可以学习新的手艺,培养新的技能,进城打工,体现新的价值,增加家庭收入。

  

  也有人质疑说:当年合作社是全面机械化的雏形,包产到户意味着土地被分割,自己单干,没钱买大规模机械化设备,难以实现全面的机械化。

  小小山小结:资金投入和土地集中确实是实现农业机械化进程的重要条件。但不可否则,农业机械化确实不断渗透到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对于个体农户,还是现在兴起的专业农业种植企业,农业机械化都不同程度地改变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尽可能解放农业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发展。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农业机械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