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是提升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棉花、甘蔗等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种采收水平。对开展深耕深松、机播机收等按规定给予补助。对购买国内外农机产品一视同仁(关于此事,农机观察张三丰曾发表文章---
新的开放格局中,农机民族品牌能否扛得住?---点击蓝字可跳转阅读),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抵押贷款,鼓励地方给予贴息支持。
二是支持精量播种、高效施肥、节水灌溉和大马力农机示范推广。研发推广适应小农生产、丘陵山区的中小型农机。
三是聚焦弱项短板加快农机装备创新,抓紧解决主要经济作物薄弱环节“无机可用”问题,提高农机装备质量。
四是改善农机作业基础条件,推动农田地块小并大、弯变直等“宜机化”改造。
五是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培育农机专业户、合作社等,进“互联网+农机作业”。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农机观察。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