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机械网 - 农业机械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政策法标 | 行业分析 | 推广培训 | 企业新闻 | 农机质量 | 农机市场 | 农机技术 | 抗旱保苗 | 国内动态 | 国际动态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国内动态 > 宿州市埇桥区现代农业风生水起
U.biz | 商业搜索

宿州市埇桥区现代农业风生水起

信息来源:noojoo.com   时间: 2012-08-16  浏览次数:634

    万亩平整肥沃的农田一望无垠,水利设施一应俱全,排排机井点缀其间,田野里笔直平坦的水泥路纵横交错。在埇桥区灰古镇,一个5万亩的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聚集、设施装备先进的高产高效粮食示范区正在建设之中。
这是记者在埇桥区高标准粮田示范基地看到的一番景象。

  日前,来到灰古镇秦圩村一处连片种植地块,记者眼前一亮,一排排玉米已抽出绿芽,茁壮成长。记者抓了把泥土,感觉土地湿松、墒情很好。上前一问,地块的主人是该村村民何勇,他告诉记者,他流转了村里的100多亩农田,今年夏种期间,多亏了示范基地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和专业合作社,即使今年旱情严重,小麦仍能丰产丰收,夏种既抢抓了农时,也保证了灌溉。

  “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这样的高标准粮田,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操作,便于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埇桥区现代农业办有关负责人蒋海涛介绍说,今年以来,埇桥区以灰古镇为核心建设高标准粮田示范基地,按照土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要求,今年计划总投资1.2亿元,集中打造2.6万亩的高标准粮田,总面积达5万亩。目前已投资7000多万元用于基地建设。

  蒋海涛告诉记者,示范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大力推广“四良”模式,深入推进土地承包权流转,推动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良田,对基地内道路、河沟、涵闸、灌溉井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提升,夯实农业生产基础,确保增产增效的物质优势;良种,推广使用小麦和玉米良优新品种,确保增产增效的品种优势;良法,实施土壤深耕、平衡施肥、化除化控、药效一体化、节水灌溉等新技术,确保增产增效的技术优势;良制,进一步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技术服务队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探索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新机制,搭建增产增效的组织优势。

  “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示范带动,比农民单打独斗要强得多。”蒋海涛说,在示范基地建设中,专业合作社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基地内的淮河种植植保专业合作社,更是承担了重大的建设任务。

  采访中,记者来到淮河种植植保专业合作社,看到了正在忙碌的该社理事长李清武。从麦收结束至今,李清武没有一天闲着。他整天带着合作社里的农机手,忙碌在村头的各个角落。尤其在夏种期间,即便是夜里也是通宵干活。“今年合作社里的农业机械可是出了大力了。”李清武笑着说,今年合作社新添置农业机械250多台,全程托管和包租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000余亩土地,做到了耕、旋、播、种、收及深松整地等一条龙农机作业服务。

  李清武说,目前,合作社已发展会员197户,组建了农业机械、植保、灌溉机械等服务队,采取“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产品认证、统一指导服务、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方式开展生产经营。在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同时,合作社还加快土地流转,已承包土地2215亩,发展小麦良种繁育5000亩。不久后,合作社还在秦圩、付湖等村流转土地5000亩,扩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至1万亩。在合作社的引领带动下,示范基地正经营得风生水起。

  “粮食,为埇桥区聚集了人气,提高了名气,我们会牢牢把握这一产业优势,依托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埇桥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对示范基地的发展,埇桥区委副书记刘博夫有着清晰的构想,他说,经过几年的建设,埇桥区高标准粮田示范基地将实现基地灌溉保证率100%,机械化水平100%,农业技术应用率达90%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专业化服务水平和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到90%,小麦平均单产600公斤以上,玉米平均单产700公斤以上,户均增收1000元。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农业机械网证实,仅供您参考